夏去秋来,凉风渐起,不少人开始忙着“贴秋膘”,希望通过食补增强体质、更好抵御今年冬季的寒冷。
然而,对于有鼻炎家人的家庭来说,秋季饮食却需格外谨慎。秋天气候干燥,人体容易出现“秋燥”反应,如鼻子干、皮肤干、口唇干裂、咽喉肿痛等。此时如果饮食不当,不仅无法有效“贴膘”,反而可能加重燥热,诱发或加重鼻炎症状。
中医认为,秋主燥,燥邪易伤肺,而“肺开窍于鼻”,鼻炎的发生与肺系功能失调密切相关。
因此,秋季饮食应以“润燥养阴”为主,避免进食过多助火生热的食物。尤其是以下3种肉类,虽然营养丰富,但在秋季却可能给鼻炎病根埋下更大的隐患。
1.羊肉
性温助火,阴虚火旺者尤其要忌口
贴秋膘,很多人进补首先想到的就是羊肉。羊肉性温,味甘,归脾、肾经,虽有温中补虚之效,但也容易助长体内燥热。
对于本就阴虚火旺、体内有热的人群(如经常口干舌燥、咽喉痛、大便干结者),以及鼻炎、过敏性鼻炎患者,进入秋季,气候本就干燥,人体阴液易损,此时再多吃羊肉,无异于“火上浇油”。
可能加重肺燥,导致鼻腔更加干燥,黏膜更易受损,甚至引发鼻血、炎症复发。
建议:
· 真正适合吃羊肉的季节是冬季和夏季(冬令进补、夏日吃羊可发散寒湿)。
· 阴虚体质或鼻炎发作期的人群应尽量避免。
2.鸡肉
公鸡肉“发”性强,易引发旧疾
鸡肉虽然是高蛋白、低脂肪的健康食材,但并非人人都适合在秋季大量食用。
尤其是公鸡,中医认为其性偏温,具有较强的“发物”特性,容易引发体内伏邪,导致过敏性疾病复发。
对于过敏性鼻炎、湿疹、哮喘等患者来说,公鸡鸡肉可能刺激免疫系统过度反应,加重鼻塞、流涕、打喷嚏等症状。
此外,感冒咳嗽、肝火旺盛或有外伤的人群也应少吃,以免助热生痰,延缓病情恢复。
建议:
· 秋季进补可选用性平或性凉的肉类,如鸭肉、瘦猪肉等。
· 如果吃鸡肉,建议选择母鸡,并搭配木耳、百合、山药等滋阴润肺的食材一同烹饪。
· 鼻炎发作期间尽量避免食用鸡肉,尤其是油炸或辛辣烹饪方式。
3.螃蟹
寒中带发,易诱发过敏
秋季正是蟹肥膏黄的时节,然而螃蟹性质寒凉,同时又属于中医所说的“发物”,容易引发风邪和湿热,导致过敏性疾病复发。
对于脾胃虚寒、容易腹泻的人群来说,螃蟹的寒性可能损伤脾胃阳气,导致消化功能减弱。
而对于鼻炎、荨麻疹等过敏体质者,螃蟹中的某些蛋白质成分可能诱发免疫反应,加重鼻塞、皮肤瘙痒等症状。孕妇更应忌食,因其性滑利,可能对胎儿不利。
建议:
· 吃蟹时务必配姜醋汁中和寒性,并可适量饮用红糖姜茶暖胃。
· 每次食用不宜过多,尤其是儿童、老人及体质偏寒者。
· 鼻炎患者及过敏人群在症状稳定期可少量尝试,但发作期应坚决避免。
秋季鼻炎人群饮食指南:宜润燥、忌辛热
除了上述3种肉类,秋季饮食还应尽量避免辛辣、油炸、烧烤等燥热食物,如辣椒、花椒、荔枝、龙眼等。相反,应多吃一些滋阴润肺、生津止渴的食材,例如:
· 蔬菜类:白萝卜、莲藕、百合、银耳;
· 水果类:梨、甘蔗、荸荠、柚子;
· 蛋白质替代来源:鸭肉、瘦猪肉、鱼类(如鲫鱼、鲈鱼)。
此外,保持室内湿度(可使用加湿器)、适量饮水、避免熬夜、适度锻炼,也能有效缓解秋燥对鼻炎的影响。
“贴秋膘”本是古人为了应对寒冬而积累能量的智慧,但如今我们的生活环境与体质已大不相同,尤其是鼻炎患者,更应结合自身情况科学饮食。
秋季进补不是为了“多吃肉”,而是要通过合理搭配达到“滋阴润燥、平衡体质”的目的。
如果家人有鼻炎,请务必提醒他们:少吃羊肉、公鸡和螃蟹,多吃润燥食材,才能安稳度过这个“多事之秋”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