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伏天,高温湿热,鸣响的,除了夏蝉,还有家家户户的空调外机。
三伏天,是自然界和人体阳气最旺的时候,是一年中最利于鼻炎等冬病调理的时间,可惜,许多家长无意间的“纵容”,却让这宝贵时机悄然溜走,甚至为秋冬埋下鼻炎加重的隐患。
其中,最易心软又最易被忽视的两件事,正在悄悄伤害孩子的肺脾阳气。
第一件易心软
纵容孩子在空调房里吃雪糕、喝冷饮
孩子正处于阳气长成时,贪食冷饮就会损伤阳气,是不利于生长发育的,而且空调房里贪食冷饮会加速造成小儿脾胃虚寒。从中医五行来看,脾土生肺金,脾土一虚,肺金也跟着虚,很多人长年鼻炎、咽炎都与脾胃虚寒有关。
孩子长期脾胃虚寒就会食欲不振,面色萎黄苍白,四肢不温偏懒,容易外感,或有过敏性鼻炎、腺样体肥大,怎么吃都不长肉。
有人会说了,三伏天那么热,大人怕热,小孩子更怕热,吃点雪糕、喝点冷饮能凉快点,这是消暑!
不对,这不是真的消暑!
夏天体表“感觉热”,脏腑却需温养。冷饮带来的只是短暂假象,实则暗耗阳气,损根本。
那,天热吃什么才是健康消暑的?
可适当食用“清补”之品,以清补、健脾、祛暑化湿为原则。选择具有清淡滋阴功效的食品,如鸭肉、鲫鱼、虾、瘦肉、食用菌、薏米等。也可以适量食用绿豆粥、扁豆粥、荷叶粥等药食同源,能解暑生津。
如果是喂养小儿,建议适量,并且以稠粥为主。
天气太热,孩子真的很馋雪糕,怎么办?
首先要判断孩子当下情况能不能吃,主要看三个方面:
有没积食
观察一下孩子的消化情况,如果孩子有舌苔厚、口气大、大便不正常(稀烂、干硬、羊屎便、便秘等)、入睡难、睡不安、磨牙等积食的表现,就不建议吃雪糕。
有没湿气
如果有舌体胖大、舌苔白腻、舌面湿哒哒、大便稀烂不成形、小便清长、口水清稀等表现,就证明体内有寒湿,不适合吃雪糕。
有没受寒症状
拉肚子、手脚冰冷、打喷嚏、流清涕、起鸡皮、畏寒怕冷等受寒表现,就不建议吃雪糕了,否则容易助寒邪,加重孩子的问题。
其次,给孩子吃雪糕要注意量、时间和地点。
量:6-10岁最多半根/次,年纪越小越减量,每周不超过1次;
时:晴朗的中午(避早晚、睡前);
地:户外常温环境(远离空调房)。
最后,孩子吃雪糕后,注意“食补”暖脾胃!
当天饮食偏温热:南瓜、韭菜、牛肉、鸡肉(无积食时);
忌寒凉食物:西瓜、哈密瓜、火龙果、黄瓜、番茄、螃蟹等;
驱寒暖胃:喝杯姜枣茶,或吃份韭菜炒蛋。
第二件易忽视
大汗淋漓后直接冲进空调房
要想孩子秋冬鼻炎复发少,三伏天除了不要让孩子过食冷饮,还要注意保护阳气,不要大量出汗后进空调房。
孩子大汗时毛孔大开,营卫之气浮于体表,此时骤然进入低温环境,强劲的寒气会乘虚长驱直入。寒气首先束闭体表、郁遏肺气,立刻引发鼻塞喷嚏等鼻炎症状;更深层次的寒气更能直入经络脏腑,损伤阳气,在肺脾系统埋下病根,导致秋冬季节鼻炎反复发作、缠绵难愈。
因此,要避免大量出汗,不要在11:00至13:00左右在室外运动,运动建议选室内,略微出汗即可。
对于难以避免的室外活动,大量出汗后可以适当补充盐分和维生素,以及吃一些含钾丰富的食物。
谷类是钾来源的主要食物。运动后,可以喝一碗米汤,补钾效果超好。盛夏容易出汗,食谱可多选各类豆类、豆腐皮、莲子、花生米、蘑菇等含钾量高的食物,其中南瓜和土豆是高钾低钠食物的首选。
要想孩子秋冬鼻炎复发少,三伏天重在守护阳气!少一份寒凉入侵,多一份脾胃温暖,就是筑牢鼻炎防线的最强盾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