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少人都有鼻炎的经历,且容易陷入“用药 - 缓解 - 复发”的循环怪圈。
打喷嚏、流鼻涕,鼻塞晚上睡不好,白天学习、工作效率差,药也用了,症状好两天了,不知怎么又突然开始卷土重来,心情更烦躁了!
在面对鼻炎反复发作的时候,很多人可能没意识到,进行鼻炎治疗时这3个不经意的小习惯,可能正是悄悄加剧鼻炎反复的“隐形推手”。
1. 没有坚持用药
鼻炎发作了,就用两天药,症状缓解了,就不继续用药。
在医学上有个说法叫“最低炎症持续状态”,很多时候鼻炎用药后表面控制症状了,但其实炎症仍继续存在,如果鼻黏膜长期处于这种慢性炎症的过程,就会变得越来越敏感,最后表现出来就是鼻炎反复发作。
鼻腔黏膜的慢性炎症,如同河堤上的裂缝,应付紧急洪水是用沙袋堵上,但过后还是要花时间修复好才能避免以后的溃堤。
解决方案:
慢性鼻炎的朋友,用药一定要坚持,尤其是用调理型鼻炎产品,俗话说,“病来如山倒,病去如抽丝”,遵嘱专业人士的建议,不要急着停药,给身体时间修复,一定会得到我们期待的结果。
2. 忽视过敏原防护
治疗期间忽视过敏原防护,如同一边灭火一边纵火!
有部分鼻炎朋友认为,“反正用着药,接触点过敏原也无妨”,真相是,抗过敏、或其他调理的产品虽有抑制、改善症状的效果,但持续接触过敏原会不断刺激免疫系统,最终形成“药物抵抗+炎症升级”的双重困境。
免疫过载:尘螨、花粉等过敏原会激活鼻腔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等炎症因子,药物仅能阻断部分介质,无法消除全部伤害;
耐药危机:长期暴露会使治疗期间药物的效果下降,甚至可能会引发耐药性;
双重损伤:过敏原不仅破坏鼻黏膜屏障,还会强化免疫记忆,导致反应越来越剧烈。
解决方案:
尘螨:每周更换床单、被罩、枕套等床品,并用55℃以上热水清洗;
花粉:每天关注花粉指数,并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防护用具,出门回来注意清洗鼻腔过敏原;
霉菌:控制湿度<45%,定期使用除霉喷雾。
3. 忽视情绪调节
长期受鼻炎症状的困扰,导致生活质量下降,不少鼻炎患者难免会产生焦虑和抑郁等负面情绪,但不要放任消极情绪发酵,要学会调节。
持续的精神压力和负面情绪会直接削弱免疫系统功能,如果不重视情绪调节,免疫系统功能会被被负面情绪不断削弱,鼻黏膜对过敏原或感染的防御能力也会随之不断下降。
所以,要学会通过不同的方式宣泄、调节不良情绪。
解决方案:
动则不衰,可通过规律运动如散步、瑜伽释放压力,尝试冥想放松身心,培养绘画、阅读等兴趣转移注意力,保证充足睡眠。
想改善鼻炎反复发作的情况,我们要做的就是坚持用药,即使在疾病的缓解期也要坚持,控制鼻黏膜的炎性状态;同时及时改善我们周围的环境,也要注意加强锻炼、增强我们的抵抗力,才能做到真正减少鼻炎的发作。
远离鼻炎反复,并非一个短期的过程,更像是更新身体机能的过程,贵在坚持,终会有所收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