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个不经意的小习惯,正让你的鼻炎越来越严重!最后一个你肯定想不到

2025-04-12


每年4月的第二个星期六是全国爱鼻日,2025年4月12日是第23个“全国爱鼻日”。保护鼻子,从远离鼻炎开始。


很多人都有这种感受,远离鼻炎,说起来容易,实际做起来好像又比较困难。明明积极治疗了,鼻炎还是变严重了,别说远离鼻炎了,不加重现状都已经很好了。


现在我国的鼻炎人群越来越多,据《中国过敏性鼻炎诊疗指南》统计,我国每6人中就有1人首此困扰,其中半数呈现季节性发作特证。



要想鼻炎好得快、复发少,除了积极治疗、避免温差、过敏原刺激外,其实很多诱发或加重鼻炎的因素都藏在日常细节里,小编总结了7个会悄悄让你鼻炎发作或加重的“坑”,附赠破解方法!


1、频繁挖鼻孔



手指携带细菌或病毒,频繁挖鼻孔易划伤鼻黏膜,导致局部感染或炎症;长期刺激还会引发鼻前庭炎,甚至鼻出血。  


破解招数:修剪指甲避免划伤鼻腔,清洁时用棉签蘸生理盐水轻拭鼻孔;若鼻腔干燥瘙痒,可每日喷2-3次生理性海盐水保持湿润;通过转移注意力(如捏减压玩具)减少挖鼻冲动。


2、用力擤鼻涕



双侧鼻孔同时用力擤鼻涕,会导致鼻腔压力骤增,可能将分泌物挤入鼻窦或中耳,诱发鼻窦炎或中耳炎。  


破解招数:单侧交替擤鼻涕,轻压一侧鼻翼,张口减轻压力;鼻涕黏稠时先用热毛巾敷鼻或用生理盐水软化;推荐使用洗鼻器冲洗鼻腔,减少擤鼻频率。


3、久居干燥环境



空气湿度低于40%时,鼻黏膜纤毛摆动功能下降,黏液屏障变薄,易受病原体侵袭


破解招数:使用加湿器维持室内50%-60%湿度,注意每日换水清洁;外出佩戴保湿口罩,睡前涂抹凡士林或龚庭膏保护鼻前庭;多饮水并增加Omega-3脂肪酸摄入(如深海鱼、亚麻籽油),增强黏膜修复力;有吸烟者的家庭通常空气更干燥,需额外增加加湿器使用频率。


4、吸入香烟、二手烟   



香烟和二手烟中含有尼古丁、焦油、一氧化碳等数千种有害物质。这些成分会直接灼伤鼻黏膜,破坏纤毛的清除功能,导致鼻腔黏液分泌减少、防御能力下降。长期暴露于烟雾中会引发慢性鼻炎,加重过敏性鼻炎症状(如鼻塞、流涕),甚至诱发鼻息肉。二手烟对儿童鼻腔的损害更显著,因其鼻黏膜更脆弱。


破解招数: 主动戒烟并远离吸烟环境;家庭成员避免在室内吸烟,外出避开吸烟区;使用空气净化器,重点放在客厅、卧室等常活动区域; 接触烟雾后立即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;在汽车或封闭空间内被烟雾污染时,可佩戴含活性炭滤芯的口罩;增加含β-胡萝卜素(胡萝卜、菠菜)和维生素E(坚果、橄榄油)的食物,帮助修复受损黏膜。  


5、忽视鼻子清洁



未及时清除鼻腔内的花粉、尘螨等过敏原,会引发持续性免疫反应,导致黏膜水肿


破解招数:每日早晚用40℃生理盐水洗鼻,花粉季节外出后增加清洗次数;使用带过滤网的鼻毛修剪器,保留部分鼻毛发挥过滤功能;定期更换枕套、窗帘等易积尘物品,减少过敏原接触;吸烟人群建议每日洗鼻2次,清晨清除夜间沉积的烟雾颗粒,睡前清理白天吸入的污染物。  


6、习惯重口味饮食



高盐饮食导致黏膜细胞脱水,辣椒素刺激鼻黏膜血管扩张,酒精加重组织充血


破解招数:控制每日盐摄入量<5g,用天然香料(如罗勒、迷迭香)替代辣椒;   增加维生素C(猕猴桃、彩椒)和槲皮素(苹果、洋葱)摄入,抑制组胺释放; 发作期避免饮酒,可饮用薄荷茶缓解鼻塞。


7、长期戴框架眼镜



长期戴眼镜可能会压迫鼻梁,造成局部血液循环不畅,引发红印或疼痛


破解方法:选择硅胶材质鼻托,每戴1小时摘镜按摩鼻梁5分钟; 近视者可交替佩戴隐形眼镜,但需配合人工泪液防干眼。  



这些习惯你中了几条?别让这些不经意的小习惯“拖垮”你的鼻腔健康,远离鼻炎,从改掉它们开始吧。




分享